
专业团队筑桥:精准对接乡村需求
广东财经大学霞映助学先锋突击队,是一支由国际商学院勤工助学中心7名学生干部组建的实践团队。团队聚焦乡村儿童成长需求,积极响应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要求2024年7月,团队奔赴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烟南村,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暑期创意手工实践活动。
活动中,团队将“百千万工程”理念融入手工课程,通过手工类系列课程,在培养孩子们动手能力、团队协作与抗挫能力的同时,传递生态保护等理念,既为乡村孩子带来了欢乐与成长,也推动了“百千万工程”理念在基层的传播,是一支兼具专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实践团队。
匠心课程进阶:理念浸润成长时光
“老师,我的小雨伞像彩虹!”活动室里,孩子们举着亲手制作的手工伞欢呼,“彩虹小雨伞”主题手工课就此拉开序幕。志愿者们先用趣味互动打破陌生感,再俯身为孩子们手把手指导,从裁剪到固定,耐心化解每一个难题。当孩子们捧着色彩斑斓的作品展露笑颜,手工创作的兴趣种子,已悄悄在心底扎根。
这场持续四天的手工课,远不止“动手”那么简单。在“纸书灯”制作环节,孩子们将废旧纸张折成精致灯罩,嵌入LED灯变废为宝。志愿者们借这一过程,把“百千万工程”的生态保护理念融入讲解,让绿色发展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能通过双手实践的行动,悄悄在孩子心中种下环保的种子。
协作与抗挫的成长课题,也在手工创作中自然呈现。折“迷你郁金香”时,孩子们自发分工、互帮互助,在组合花茎、花瓣与花盆的过程中,真切体会到“1+1>2”的团队力量;面对“可开合手工伞”的复杂结构,不少孩子起初屡屡碰壁,但在志愿者“再试一次”的鼓励下,他们反复调整、绝不放弃,最终让手工伞灵活收展的瞬间,活动室里的掌声与欢呼,成了战胜困难的最佳见证。
四天时光虽短,志愿者却用创意与耐心,让孩子们在指尖的巧思里收获满满——不仅有亲手制作的成果,更有环保意识、团队精神与直面挑战的勇气。那些在创作中悄然种下的成长种子,终将在未来绽放出绚丽的花。


图为小朋友们的手工课堂瞬间
课堂上,从折纸技巧的细致拆解到色彩搭配的创意点拨,志愿者们的专业引导让小小的手工桌成为想象力驰骋的天地。孩子们专注的眼神、灵动的指尖与不时迸发的灵感交流,共同勾勒出成长的美好图景。


图为小朋友们与小老师的合照
温情双向奔赴:收获与希望共筑
活动最后一天,烟南村的课堂洋溢着温馨氛围。孩子们早早到场,将精心准备的礼物——手写感谢信、感恩手抄报、暖心饮料等一一送到志愿者手中。“小黄鱼老师,这是我折的花,谢谢你教我们做手工!”“希望明年还能见到你们!”稚嫩的话语与真诚的礼物让志愿者们感动不已。


图为烟南村小朋友为小老师们准备的离别礼物
活动尾声,全体人员举着五天来的作品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孩子们的灿烂笑脸与满桌创意成果。烟南村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理解了‘百千万工程’的意义,更拉近了大学生与乡村孩子的距离,是一次富有价值的实践。”团队队长感慨道:“小学时曾有幸参与广财‘三下乡’夏令营,如今以志愿者身份回到乡村,圆了小时候的梦想。”此次实践活动不仅为烟南村儿童带来欢乐假期体验,更让“百千万工程”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未来,期待这些小小的创意力量,能成为乡村振兴的后备力量,助力家乡建设发展。

图为实践团成员及小朋友合影留念
编辑 | 黄瑞浪
初审 | 刘宏韬
复审 | 陈迪
终审 | 郭显军
发布单位 | 国际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