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中国日报网:《广东财经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数字助农新模式,直播赋能乡村振兴》
在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引领下,广东财经大学“氹影舟新”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聚焦数字助农、直播助农的新路径,深入梅州市兴宁市水口镇开展“新耘助丰——探索助农直播运营新模式”项目。自2025年7月14日起,实践团扎根水口镇,运用专业知识和前期调研成果,通过电商直播大力推广当地特色农产品——丝苗米,为乡村振兴注入青年力量。
调研先行,精准定制“水口直播方案”
出征以前,广东财经大学“氹影舟新”实践团采取严谨的调研报告形式,深入分析了当代消费者在电商直播场景中的行为特征,如消费习惯、消费水平及活跃时间段等,为后续制定实践和直播方案都奠定了数据基础。基于调研洞察,团队以“因地制宜”为原则,策划了详细且适合当地情况的账号运营模式、直播脚本流程,以及用于吸引流量的相关短视频策划和直播预告海报,确保项目启动即高效。
带着成熟的方案和满腔的热情,2025年7月14日,实践团来到水口镇,与水口镇团工委召开简短的见面会,对接了实践工作安排。实践团计划与水口镇共同打造可持续的助农直播电商体系,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负责人练珈羽依照现存问题,提出实践团接下来的活动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打造特色品牌,深度融合岭南文化与特色农产品,策划场景化直播。二是构建流量增长体系,通过联合政府媒体宣传造势、发起社交媒体营销等手段提升用户粘性。实践期间通过直播收集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来进一步研究未来直播的机制,最终助力本地农产品销量增长与农民增收的目标。
水口镇团工委也对实践团今年的行动给予厚望。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实践团能够积极与当地沟通与合作,当好助农直播的推进者,以数字助农推动水口镇农业发展。
深入一线,从田间车间到直播间
实践团首日抵达水口镇,在“兵支书”古小彬的带领下,实地参观了当地水稻加工基地。成员们进一步了解了优质丝苗米从烘干、加工到包装的全过程,对产品的品质保障有了更深的认识。随后,团队迅速熟悉并着手布置电商直播专用场地,注册直播所需的抖音店铺和账号,调试设备,为即将开启的直播带货做好万全准备。此次深度走访,不仅让成员们熟悉了产品源头,更感受到了当地发展特色农业、拥抱电商新渠道的决心。
图为古小彬书记带领实践团参观加工厂 夏依依供图
自项目第二天起,实践团就正式开启了直播助农行动。成员们分工明确,担任主播的同学,热情洋溢地向电商平台的网友推荐水口镇优质的丝苗米,详细介绍其口感特点、营养价值及种植环境,并结合前期制定的直播互动预案,积极与观众互动。负责中控的同学则通过配合直播内容来调整直播后台,包括管理库存和链接的上下架。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直播宣传丝苗米 夏依依供图
就直播情况来看,直播间效果喜人,实践期间,每日直播的点赞量均突破5万,并超越同级别95%以上的主播,最高时单场直播点赞量超越同级别99%的主播,成交量也在逐日攀升。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19日抖音电商直播中,实践团对前几日直播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还通过组合优惠的方式来吸引用户购买,最终实践团表现出色,成功登顶同时段“粮油带货榜”榜首,充分展现了青年赋能乡村产业的巨大潜力。
据悉,回顾此次百千万实践开展情况,水口镇团工委和村干部等,都对实践团的表现予以充分的肯定和感谢,对实践团成员不断深化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通过搭建电商直播体系来让农产品走出去,提出了赞扬。水口镇的几位兵支书也希望,实践团能够带着知识和抱负大胆前行,走向更多有需要的土地去,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夏依依)
图为实践团与水口镇相关负责人合影 夏依依供图
编辑 | 黄瑞浪
初审 | 刘宏韬
复审 | 陈迪
终审 | 郭显军
发布单位 | 国际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