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健康教育第一课——新冠疫情防控

发布者:网站助理发布时间:2020-09-16浏览次数:812

疫情概况

2020年1月7日,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被检出,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目前已成为全球性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通过积极防控和救治,我国境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仅在个别地区出现局部爆发和少数境外输入病例。由于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且有可能较长时期存在,要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



传染源

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


传播途径

潜伏期即有传染性;

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

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

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因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要注意粪便和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潜伏期

鉴于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多为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可短至1天


主要表现

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轻症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度乏力感,嗅觉及味觉障碍等,无肺炎表现。少数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可无明显临床症状。


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

1、含氯消毒剂消毒方法如下:

① 物体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 mg/L)擦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擦净

② 地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 mg/L)拖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洗净

2、75%乙醇消毒液直接使用

3、其他消毒剂:按产品标签标识以杀灭肠道致病菌的浓度进行配制和使用。

三种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500 mg/L)的配制方法:

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

   按消毒液:水为1:100比例稀释。

消毒粉(有效氯含量12-13%20克/包):1包消毒粉加4.8升水。

含氯泡腾片(有效氯含量480mg-580mg/片): 1片溶于1升水。

注意事项:

①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建议佩戴口罩和手套儿童请勿触碰

乙醇消毒液使用应远离火源


在校防控疫情措施

(1)保持手卫生,勤洗手。可以使用流水、肥皂、洗手液、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手液等清洁手部。在咳嗽、饭前便后、戴口罩前脱口罩后、外出购物或接外卖后、接触或处理动物排泄物后、尤其在处理生的和熟的食物之间和其后必须洗手。

(2)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使用过的纸巾应丢弃在垃圾桶内并及时洗手。

(3)保持课室、宿舍等室内空气的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定期清洁室内外卫生,保持宿舍卫生干净整洁。

(4)尽量不串门、不聚集。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多的地方,必要时请佩戴好口罩。

(5)无必要不外出。外出时尽量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乘坐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避免用手触摸公共区域,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至少间隔1米以上)。

(6)保持良好的安全饮食习惯,清淡饮食,不盲目进补。应尽量少吃凉菜,不吃未煮熟的水产品和其他食物,保证充足的新鲜果蔬和优质蛋白的摄入,注意多饮水。

(7)建议少聚餐,尽量不聚餐。如果在公共场所就餐时,注意座位应保持一定距离并使用公筷分餐。

(8)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尽量避免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野生或养殖动物可能携带人畜共患的病原体,尽量避免接触。

(9)适当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保证充足睡眠,规律作息,不熬夜。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加减衣物。

(10)如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应及时上报辅导员和学院,并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如只有咳嗽、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亦及时就医治疗。

(11)就医时应告知医生近期有无中高风险地区的旅居史、呼吸道疾病患者接触史等。注意在诊疗过程中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12)中高风险地区返校的学生,应符合学校返校要求后方可返校,并按规定做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和其他检查。

(13)远离中高风险地区,不去有疫情的地区。

(14)需要到门诊部或三水医务室就诊时请携带校内病历,按要求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和行程卡,如实填写《学校校医室就诊师生筛查登记表》,保持1米以上距离,有序就诊。

(15)发热学生按照目前规定需要转诊上级医院就诊,请配合。

(16)需要入住健康观察区的学生,接到通知后,要积极配合门诊部、学院及相关部门完成健康观察。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学习后在文末评论区评论“已阅”,完成学习打卡。


信息来源 | 广东财经大学门诊部